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1期
编号:13122942
集尿袋更换频率与泌尿外科患儿尿路感染相关性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日 赵兴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患儿集尿袋更换频率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以及护理预防对策,从而确定更换患儿集尿袋的最佳频率,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 将82例留置导尿的泌尿外科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患儿集尿袋更换频率为1次/周,对照组患儿集尿袋更换频率为1次/d,追踪监测尿培养,比较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频率更换集尿袋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特定时间内尿培养检出阳性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阳性率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 选择适当的集尿袋更换频率能够减少污染的机会,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上集尿袋更换频率以每周1次较为有效。

    [关键词] 留置导尿;更换频率;尿路感染;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129-03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泌尿外科术后患者的基本手段之一,主要针对排尿困难、术后及病情危重的患者,而留置导尿管极易引起尿路感染。导尿管留置法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再引流出尿液的方法[1]。留置导尿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手段,尤其在外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是观察病情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导尿管留置法能够为病情的痊愈奠定基础。

    尿路感染指细菌在泌尿道引起的炎症,为留置导尿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医院内尿路感染占总感染的20.6%~31.5%,仅次于呼吸道感染[2]。在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各种因素中,除导尿操作会带入部分细菌外,外界细菌主要通过导尿管与集尿袋的连接口及集尿袋的放尿口入侵[3]。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集尿袋更换频率,旨在探讨集尿袋更换频率对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